今天是:

中心概况

运行机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概况 >> 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

在科教兴国、创新驱动的引领下,中心在原有基础上重新规划,合理布局,进行了开放实验教学和管理的探索,推进实验室体系结构的调整和实验室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使中心整体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中心面向学生在实验项目、实验内容、时间及全过程开放:

1.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合理调配规划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室”和“大学生科技竞赛实验室”,同时增加了选修实验数量,增加了学生选择实验的灵活性,体现个性化;

2.学校要求学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教授走进实验室,用他们的智慧提高实验水平,构成了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内涵;

3.努力挖掘潜能,引导更多学生进入实验室。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按教学要求,自行选择实验项目、内容,独自设计方案,完成实验,并积极参加课内外的各类实验活动。

4.引导学生积极承担各类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或参加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鼓励学有所长的学生自拟科研课题,构建课堂内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协同的实践教学活动是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外延。根据实验教学中心的设备状况和开课情况,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形式,致力于为各种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和条件。开放实验范围如下:

内容和时间开放:根据社会对工程类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科学地拟定开放实验项目(模块),增加选修实验项目,配置能满足开放实验要求的先进仪器和设备,编写配套的实验教材,建立先进的开放运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

课程设计开放:在课程设计阶段,学生在教师提出具体的设计题目和要求后,可向中心申请进入实验室,自行完成实验方案选择、设计和调试。

毕业设计(论文)开放:针对毕业设计时间长,开放任务重的特点,中心采取了两个方面的开放措施:一方面设置专门的开放实验室实行全天开放(主要提供仿真分析和论文撰写用的计算机和相应软件);另一方面,其它实验室在完成各自实验教学任务以后,其空余时间为毕业设计学生开放提供硬件环境,通常采取预约的开放形式。

课外实践开放:为部分优秀学生提供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实践项目的实验条件,通常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在开放实验室进行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同时,中心还专门建立了6个学生创新实验室,面向全校学生经选拔可进入创新实验室开展实验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