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成果与示范

实验教学中心特色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与示范 >> 实验教学中心特色

实验教学中心特色

测控技术与仪器实验教学中心秉承“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育专长、激创新”的教育理念,开展了分层次的实验教学,教学紧跟学术前沿,努力探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独创了以信息流传递为导向项目驱动式模块化的系列综合性实验,形成了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主线的课程群模块化实验教学模式,彰显了实验教学中心的特色。

1.实验教学中心制定了以信息流传递为导向的项目驱动式新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中心打破传统单门课程单独实验的教学体系,形成“信息获取、信息采集与变化、信息转换和处理、信息传输、信息控制、信息输出与显示、仪器标定、仪器设计、精度分析…”信息流全过程覆盖项目驱动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每个模块均分为基础性、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三个类别的实验,从基础到前沿,渐次递进、逐级提高,满足了分层次的实验教学需求。

2.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的新实验教学体系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具有一定辐射作用

新实验教学体系,依据不同的被测量,例如:几何量、机械量、化学量、电气参数等等,组合相应的实验模块,可适应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学生。例如,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化工等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基础,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点,自由组合,选做一些不同难度的实验项目或课题,使学生自身的专业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得到发扬,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分层次的教学原则。新实验教学体系适用于不同学校、不同学院的信息类专业,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具有示范性作用。

3.突出实验中学生的核心地位,实验教学中心实行信息化,开放式管理

实验教学中心建立网络化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信息平台,实行科学、规范的开放式管理机制,逐步形成“基础实验室、综合设计实验室、大型仪器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全方位的开放体系。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运用非常有效的促进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师生之间形成了更好地沟通环境,实验教学也得到了有效的延伸。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教学中心的信息化平台进行预习、选课、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数据处理、结果分析、书写和提交实验报告、撰写实验论文等。实验教学中心选择课余时间开放的各类实验室,进行基本技能训练、选修实验和设计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教学中心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研究、自拟实验项目研究、毕业设计的研究。

4.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向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学生敞开综合能力提高的大门

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实验教学中心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通过开放实验室、设立创新创业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为学生良好发展提供了实践教学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创新性实验、各类竞赛,通过自我实践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心老师指导下,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不同科研课题项目、自由申报创新创业项目、自立或选择实验室课题。近年来实验教学中心承担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项目21项,校级创新创业项目42项,开放实验项目38项,学生各类科技竞赛获得各级别奖项达到460余人次。

5.实验教学中心深化校企合作及人才联合培养,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

实验教学中心实验仪器设备面向社会开放,已成为校、企资源交流共享合作的平台,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很好的辐射作用。实验教学中心与中国商飞集团上海客服中心合作研究C919飞机中关键器件可靠性问题;与中电集团第49研究所合作,共同研发特种传感器;与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与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共建实验室;与美国TI公司合作建立了“模拟联合实验室”、“430单片机实验室”;与北京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测控软件实验室”。

这些合作基地、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了良好的硬件平台,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受益匪浅。为了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积极聘请院所、行业企业专家参加实验室教学建设工作,实验教学中心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大纲时,听取专家们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大纲,体现出实验教学中心人才培养“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育专长、激创新”的教育理念。